欢迎来到玉环骨伤医院 骨伤治疗咨询热线:0576-87431111

新闻资讯

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,工伤保险(定点医疗机构)

手足外科敢啃“硬骨头”的田新良医生
新闻动态
2025.09.28

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,节日主题是“德馨于行,技精于勤”。为弘扬崇高职业精神,不断提升道德修养、增强服务能力,打造一支政治坚定、医德高尚、技术优良的医务工作者队伍。医院评选出3位优秀科主任和3位优秀青年医生,他们以青春的热情和坚持不懈的努力,诠释了医者仁心与责任担当。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,感受他们为医疗事业倾注的热血和温暖,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!

田新良
手足外科副主任  主治医师
玉环骨科学会委员

妙手接“肢”守初心,仁心仁术护安康。从医院开业那天起,田新良的名字就与玉环骨伤医院手足外科紧紧连在一起。15年手外领域深耕,他以一双“回春手”接活无数断肢(指),用一颗“医者心”温暖万千患者,成为当地百姓口中“神手”田主任。
以院为家,守好生命急救线。2014年医院刚开业,手足外科还是个“新生儿”,设备不齐、人手紧张。“手足外伤黄金救治时间短,多等一分钟,患者就多一分致残风险。”田新良把这句话刻在心里,几乎每晚都“蹲守”在急诊科,手术衣随时穿在身上,就怕错过任何一个急救电话。
深夜的急诊室里,他的身影成了患者最安心的信号。有一天凌晨3点,一名工人被机器轧伤手掌,田新良从值班室冲出来时,拖鞋都没来得及穿稳。“先清创、备血,通知手术室!”一系列指令干脆利落,最终用3小时完成血管神经吻合,保住了患者的劳动能力。“田主任就像急诊科的‘定海神针’,有他在,再急的情况我们都不慌。”科室护士回忆道。

敢啃“硬骨头”,让断指重获新生。2025年2月底的那个深夜,注定被许多人铭记。19岁的云南小伙在工厂操作机器时,右手2-5指被完全绞断,鲜血淋漓的他辗转两家医院都因“难度太大”被婉拒,最后抱着一丝希望来到玉环骨伤医院。
四指同时离断再植在业内属高风险手术,稍有不慎就可能全部坏死。看着小伙绝望的眼神,田新良坚定地说:“只要有一丝希望,就不能放弃!”他带领团队从凌晨1点30分战至上午10点,9.5个小时里,在显微镜下缝合比头发丝还细的血管、神经,每一步都如“走钢丝”般谨慎。当最后一根血管通血,指尖泛起红润时,他瘫坐在手术椅上,汗水浸透了手术衣。
四指全部成活!这场“逆袭”般的手术,让田新良在当地一战成名。此后,周边县市的患者纷纷慕名而来,“找田主任接手指”成了许多外伤患者的第一选择。今年51岁的周师傅就是其中之一,他处置废品时被机器绞断4根手指,田新良带领团队奋战7小时成功接驳。“你看指尖红了,血供通了!”田新良握着他的手仔细检查,周师傅激动得热泪盈眶:“真没想到不出市就能接好,田主任给了我第二次‘用手’的机会!”

建院11年来,田新良主刀完成断指再植700例,成活率高达98%,这组数字的背后,是他对“极致”的执着。为了缩短手术时间、降低风险,他带领团队反复优化方案:术前模拟手术流程;术中采用“双组并行”技术;术后创新康复指导……如今,常规断指再植手术时间缩短近1/3,患者恢复速度显著提升。
从初诊时耐心倾听诉求,到术中精准操作,再到术后每天查房跟进,田新良的“温润”藏在细节里。给患者示范康复动作时,他会蹲下来手把手教;加班手术后,他总不忘叮嘱护士“多留意患者夜间血运”。
11年坚守,主刀完成5500多台手术、700例断指再植的生命奇迹……田新良用一双妙手连接断裂的肢体,更以仁心仁术架起医患信任的桥梁。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医者的担当:于细微处显功夫,于坚守中见初心。
精益求精的追求,98%成活率背后的“极致主义”。“手足不仅是劳动器官,更是‘面子’,功能要恢复,外形也要尽可能复原。”田新良常说,手足外科堪比“精细版整形科”。他带领团队巧思妙想:从腹股沟取皮瓣修复手背创面;用脚趾移植再造手指;借肋骨软骨重塑指骨形态……通过桥接、移植等技术,让无数患者既保住了功能,又找回了人生的自信。